来源: АrсhDаilу
深圳中学 / 华艺设计
背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深圳正在全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通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少儿好育、学优育”,打造人民幸福标杆。 为此,深圳对包括深圳中学初中部在内的多所中小学进行了新建改扩建工程。 深圳中学作为深圳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肩负着对标世界一流中学的重任。 深圳中学初中部改扩建项目旨在扩大办学规模,优化教学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生态友好的充满活力的校园!
挑战——项目用地紧张,容积率高,场地内高差4米,地形复杂。 原预留建筑位于场地中央,对校园规划影响较大,运动场需占场地一半,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同时,场地西侧百里南路道路等级较低,上下班期间车流较多,会增加家长接送的交通压力。
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深圳中学初中部采用“首层多元连接、功能叠加、知识阶梯”三大设计理念,创造性地解决了用地紧缺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为丰富的空间。
首层多重连接——项目利用原有的高差重塑校园内的地形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拓展首层多个公共空间,营造丰富的校园微环境。 架空空间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半户外交流互动空间; 廊道在运动区、新建综合楼、保留综合楼、新建教学楼之间构建了便捷的交通体系。 学校地下室设置的家长接送区,解决了上学时间接送造成的城市交通干扰问题。
功能叠加——项目主要教学功能布置在场地南侧,教学功能与教学辅助功能垂直叠加,解决项目用地紧张的问题。 教学楼和综合楼在总体规划上相对独立,通过架空层和平台相互连接。 图书馆、景观平台、连廊作为连接系统,连接各个功能块。
知识阶梯——“知识阶梯”由逐层落下的图书馆组成,是整个校园的共享中庭和充满活力的聚集地。 “知识阶梯”不仅扩大了学生在各层课间休息时可到达的户外活动区域,丰富了课外活动和非正式学习的场所,也解决了高容积率导致活动区域紧张的问题。 点缀在“知识阶梯”周围的“漂浮箱”进一步提供了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在丰富中庭趣味性的同时,“漂浮盒子”也与“知识阶梯”形成巧妙的视觉互动,“看”与“被看”悄然发生交流。
传承——深圳中学初高中新校区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 立面延续经典的三段式构图,将现代设计手法融入深圳中学的标志性校徽,营造出极具特色的建筑形象。
结业——2022年9月,深中初中部学生迎来“返校日”。 经过两年的建设,初中部新装修的校园终于投入使用。 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评价吧。
来源: АrсhDаil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