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来源: АrсhDаilу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运动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Exterior Photography, Cityscape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Interior Photography

建筑师提供的文字说明。 在城市设计方面,项目选择在连接桐乡市中心和乌镇镇的乌镇大道上,强化这条城市轴线的文化、体育、旅游特色。 设计的出发点是充分将健身中心的建筑体量与其所在的体育公园融为一体。 以健身中心为落脚点,创造更多公共开放的交流空间,形成体育、文化、自然、城市融为一体的新型文体中心,成为市民享受和推广的城市客厅面向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Exterior Photography

在功能业态上,项目引入“大众体育”概念,设计兼顾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休闲体育。 项目主体建筑包括多功能比赛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 多功能比赛馆创新性地将周期性竞技体育空间与日常群众活动相结合。 项目主体空间为5000平方米的综合空间,兼顾日常使用和比赛。 该空间通过优化比例和结合固定和移动座椅的场地分隔,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功能体育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灵活性。 在表演模式下,可提供3000名观众的容量,满足二级体育馆比赛时的配套要求。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外景摄影,立面

我们不再将健身中心局限于狭义的传统竞技运动,而是在设计中引入新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延伸功能,如攀岩、蹦床、康复、儿童素质训练、电竞等。 在空间规划上,项目引入“体育馆”概念,采用“一心多核”的放射状布局,将其融为一体。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Exterior Photography

“一个中心”是阳光普照的共享中庭,“多核”是多个不同的场地。 共享的中庭既优化了公共流程,又最大化了不同活动之间的交互,包括行为和视觉。 中庭的各种活动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健身房选择了活泼脉动的质感,弧形大窗让活动与中庭互动。 蹦床馆采用不同开口率的冲孔金属板,反映出人们在交流中的不同选择。 在中庭中间,设计安排了连接一楼和二楼的大台阶,市民可以在这里坐坐、休息和举办小型演出。

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外景摄影,立面桐乡全民健身中心和李宁体育公园 / PT Architecture Design - Interior Photography, Windows, Chair

每个空间都提供观看和被观看的视角,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我们始终相信,成功的空间设计会鼓励人们更加积极和开放,表达自己,找到健康的方式来娱乐自己,并不仅与朋友而且与陌生人开放和互动。 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虚拟的交流比虚拟的交流更有价值。

首层2.3公里长的跑道与景观和隐形消防道融为一体,连接户外运动区、戏水区、湿地景观区和广场区。 1.2公里长的二级跑道,将公园与建筑二层屋顶花园有机衔接,丰富了跑步体验,促进了建筑内外人员交流,也巧妙解决了二层人员疏散问题等级。

从城市到公园,再到健身中心,形成了一条独特的体育文化休闲体验流线。 我们期待本项目成为桐乡新的开放节点,形成居民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体系。 通过健身中心,体育活动、休闲功能、休闲空间和自然交织在一起。


来源: АrсhDаilу

Leave a Reply